房地产贷款余额突破50万亿大关,不良率攀升成为“灰犀牛”

要从根本上管控住房价,除了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外,另一个更有效的手段是房地产信贷,包括房地产开发贷和个人住房贷款。从最近三年的数据观察,房地产贷款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,不论是从数据看,还是从政策的角度看。

要从根本上管控住房价,除了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外,另一个更有效的手段是房地产信贷,包括房地产开发贷和个人住房贷款。

 

从最近三年的数据观察,房地产贷款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,不论是从数据看,还是从政策的角度看。

 

因为从总体上讲,房地产贷款还是大幅增加的,只不过央行给出的数据比较的是增速以及跟其他贷款的占比,其政策意图是倒逼和商业银行逐步压缩房地产贷款比例和增速。

 

从今年一季度的房地产贷款余额看,已经突破50万亿元大关,到了50.03万亿元,央行给出的数据是同比增长10.9%,这个可能是一个笔误,笔者计算是同比增长8.3%,增速比去年末增速低了3.2个百分点,低于各项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。一季度增加1.67万亿元,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1.7%,比上年全年水平低3.7个百分点。

 

从房地产贷款的余额看,一季度增速还是比较低的。但是我们具体到个人住房贷款,增速却是相当惊人的。

 

央行的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5.67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5%,增速比上年末只是低了0.1个百分点。

 

2020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1.15万亿元,同比增长15.9%, 比上年末低0.8个百分点。

 

再看2019年,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.87万亿元,同比增长17.6%,增速比上年末低0.2个百分点。

 

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,尽管一直持续压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,但即使如此,这个增速也是很可观的,因为基数太大,到了2021年一季度,可谓降无可降。

 

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如此之高,而整个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却只有8.3%,这是由于压降了房地产开发贷款,尤其是保障房贷款。

 

2021年一季度末,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.42万亿元,同比增长4.4%,增速比上年末低1.7个百分点。其中,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.72万亿元,同比减少0.2%,增速比上年末低1.2个百分点。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是减少的,这在整个房地产贷款中是罕见的。前两年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增速都是下降的,这为个人住房贷款留足了空间。

 

416日,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志清在中国银保监会2021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房地产贷款增速进一步下降,一季度末降至12%,为八年以来的最低水平,继续低于各项贷款增速。

 

不知道这个数据统计跟央行的统计口径是否相符,不过房地产贷款增速下降是肯定的,而总量余额近一步扩大也是肯定的。

 

其实,这几年提倡房住不炒,政府对于房地产的调控看起来是越来越严厉了,比如最近各大城市对于经营贷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的查处,就是非常严格的。

 

监管对于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是严格管控的,房地产贷款目前类似一个政府背书的刚性兑付,商业银行只要进行房地产贷款配置,则一定是赚钱的,而且风险很小,所以商业银行配置房地产贷款的激励是很强的。

 

但是这一定可能已经被即将证伪,比如,上海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,截至2020年底其不良贷款率为1.22%,比2019年上升了0.06个百分点。年报显示,上海银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金额为37.47亿,不良贷款率为2.39%,比2019年的0.1%增长了22.9倍。

 

416日,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《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(2021)》显示,从年报披露情况看,大型国有商业银行、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显著上升,由2019486亿元升至2020729亿元,增幅50%。同时期,房地产贷款余额由4.64万亿元升至5.17万亿元,增幅11%

 

大型国有商业银行、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,由20191.05%升至20201.41%,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和余额出现双升。中信银行、渤海银行、交通银行、工商银行、浦发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升幅显著高于平均水平。该《报告》把房地产企业违约频发等称为灰犀牛

 

房地产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有两个:一个是随着经济增速下滑,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;另一个是监管一致在严格监管房地产贷款,许多以前的贷款如果发生不良,很难通过展期或者续贷近一步盘活。

 

从央行披露的数据看,尽管每年房地产贷款增速都在下降,但是总量是在扩大,并且降幅正在缩小,这也是为了尽量避免房地产贷款风险过于集中暴露。(冉学东)

 

  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返回顶部